■人物素描
十年前,他初尝创业艰辛,辛苦积攒的5万元钱被骗了个精光;十年后,他成功地创办了两家公司,年营业额已达1000万元。从低谷时捡废品到东山再起,80后创业者耿海涛就认准了两个字:坚持。他说:“每当我身处逆境时,我会告诉自己,坚持到坚持不住也要再坚持一下。因为我还年轻,我还有梦。”
■兄弟二人南下深圳
失败而终
耿海涛出生于赵县孝友村。小时候的他,梦想着开一家自己公司。2002年上大学后,耿海涛在图书馆看到了一篇介绍比尔盖茨的文章,让他下决心要圆儿时的梦,一定要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当时的他,连公司的名字都想好了——素文。
怀揣着自己的互联网创业梦,耿海涛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在一家公司从事网站开发工作,为自己创办互联网公司做准备。每月600元的薪水不高,他却干得津津有味。从上班第一天起,耿海涛就成了每天去公司最早、离开最晚的那个人,他周末也不休息。
2007年,耿海涛辞去工作踏上了创业路。没有员工、缺少帮手,他拉来了还在上大学的弟弟耿海硕。就这样,哥俩一头扎进了互联网。兄弟二人当时的创业目标是开发和运营深圳社区网。因为缺乏社会经验,网站上线没多久,耿海涛就被人骗走了打工积攒的5万元钱。
创业启动资金被骗光,不仅创业无法继续,兄弟二人的生活也出现了问题。耿海涛和弟弟白天工作,晚上去公园捡矿泉水瓶卖钱,最艰难的时候,哥俩一天吃一份盒饭。有段时间,因为交不起房租,耿海涛和弟弟只能露宿街头。就这样,二人坚持到10月份,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只好选择回家。
■回家乡二次创业
一波三折
回到家的耿海涛并没有放弃他的创业梦。2008年8月18日,耿海涛带着向父亲借来5000元钱来到石家庄,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石家庄素文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初期,耿海涛创建了燕赵互联网。
办公室没有设备,耿海涛就和弟弟俩人骑着三轮车,把亲戚家淘汰的二手家具拉过去凑合着用。公司刚成立,他们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知名度,只能靠维修电脑和接廉价网站开发勉强维持。
2010年初,耿海涛的公司依旧没有太大起色,原来一直支持他们的亲戚朋友都感觉到了前途渺茫。一位做钢材生意的朋友看他们做得这么吃力,就好心劝他说:“网站建设这样的业务金额太小,一个平均才一两千块,做100个才十几万块,不值得。”父亲也来劝他:“如果公司还是不景气,你们哥俩考虑一下,一个人出去打工,另一个人留下来继续打理公司。”真不值得为之奋斗吗?晚上躺在床上,耿海涛思考了一夜,他坚信自己能在互联网行业挖到金子。
幸运的是,没多久,公司接到了一个网站开发的大项目,实现盈利30万元。企业开始盈利,耿海涛有了一点点的成就感,但也犯了很多青年创业者都会犯的错误——头脑发热、盲目扩张。2011年,耿海涛开始盲目增加员工,在没有考察和调研的情况下,直接投入30多万元开发了一套餐饮酒店管理软件。新扩张的团队还没来得及磨合和管理就上了新项目,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年底,项目失败,员工全部离职,只剩下耿海涛和弟弟两个人。
在企业面临倒闭时,幸运再一次降临到耿海涛身上,他享受到了人社部门10万元贴息创业贷款的政策扶持。耿海涛重新组建团队,调整了公司发展方向。经过2012、2013年的发展,燕赵互联的盈利突破百万元。
■让创业成为信仰
忠贞不渝
2013年,耿海涛成立了石家庄城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交流社区平台——城北网。公司刚成立就有人劝他放弃:“北方互联网环境不活跃,石家庄这个城市有上百家地方社区门户都经营一到两年就倒闭了。”不试哪知道行不行?耿海涛和他的团队在综合分析之后,认为当前的现金流能够支撑三年的烧钱模式后,毅然决定开启区域互联网圆梦之旅。
一切都得从头做起。他们搞的第一次网友活动只有4个人参加,其中一个还是自己人。第一次搞访谈;第一次试吃活动;第一次组织自驾游;第一次在商场搞活动;第一次拍摄原创视频……无数的第一次,让城北网从量变慢慢产生质变,从完全烧钱模式到了开始赢利模式。随着行业内摸索的加深,上下游资源的丰富,看到的盈利前景也越来越大,耿海涛用实践证明,石家庄也可以有区域互联网品牌。
2016年,城北网在电商、视频、公益、新媒体等领域做了一些创新和突破。耿海涛用两年时间开发的电商系统,帮助城市连锁外卖企业解决了同城外卖配送问题;城北网自制原创网络短视频赢得网友一致好评;城北网在微博、公众号、各移动端内容分发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2017年,耿海涛将这一年定位为电商升级年,在教育、美食、社区电商三个方面加大线下实体投资,依托城北网及电商平台做线上加线下的闭环服务;帮助地方上的特色产业、实体销售企业建立电商平台,通过平台让他们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销售。买家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实现最近距离实体店面为他进行的最快速度的购物体验服务。
“这是一个有梦的时代,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不要让已经孕育的梦流产,要破除艰难,勇往直前,去实现我们的梦想。”耿海涛说,创业是一种信仰,选择了它,就要忠贞不渝。
目前,耿海涛的公司拥有商标品牌10个,软件著作权6个,服务的企事业客户上千家,年营业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省领导考察
下一篇:耿海涛的十年创业路